韩国留学生怎么分辨?

子诗侣子诗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留韩学生因为环境、文化等各方面与国内的不同,会与部分中国学生产生心理冲突,具体表现为在学习、生活、思想上情绪化,有些甚至还有些偏差,作为监护人很担心,所以常问:我的女儿(儿子)是正常思维吗?他(她)会出什么乱子吗?为此我们通过国外环境、文化的介绍,从心理学角度予以说明,期望对各位家长、学生有所裨益。

根据我们所接触的材料及在国内外的观察,在心理学方面作如下分析:

1、学习方面:有的留韩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,不愿落后于别人。在刚开始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很高的,也很努力。由于某些原因,如学力不及,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,学习成绩不理想,因而容易产生焦虑、悲观、烦躁,甚至反抗心理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,老师不在时,就旷课,同学之间互不来往。当学习没有兴趣时,为了逃避功课,甚至采取自杀的行为。这些都是在学习上动机过高,焦虑过深的结果。

2、生活方面:最初半年,有的韩国学生不愿意烧饭,因为韩国学生觉得在中国人家长期住下,总吃别人家做的饭不好意思。于是常到外面买吃,因为对周围环境不熟悉,并且语言又有障碍,往往花钱不少,吃到不整洁的东西。久而久之,觉得非自己动手做饭不可,这便是生活习性的养成。还有些学生初到新环境,对什么都觉得新奇,有强烈的好奇心,甚至有时跑到人家房里看看,在墙上乱画,把别人睡的枕头翻过来,搭挂在衣架上。后来被主人发现并受到训斥,变得无所适从。

3、思想方面:刚去时想家里人,想回家,过一段时以后,想中国人朋友,想中国的文化,想吃中国食物,想中国的电视、电影,甚至想中国的空气、水和土,觉得一切都是好的,一切都亲切,这是乡愁的产生。这些多半发生在第一学期末。由于学习动机过强,注意力过于集中,压力大,产生抑郁症、幻听幻觉,有自杀行为;或认为中国一切都是假的(思想开小差),失去理性,产生逆反心理。

4、行为方面:最明显的例子是:有的学生不想上学,上课时总是不在状态,神情恍惚,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,作业草草了事,考试成绩总在下降。过一段时间后,自己觉得已经不是好学生,因而更加分心,变为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,上课时常常走神,结果成绩一塌糊涂,实际上这是一个心理问题,是失去学习动机、意志消沉的结果。

5、其他方面:总感到孤独、寂寞,缺少知心朋友,自己常常自我反省,产生自卑感、羞耻感,心情郁闷,有时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,日子没有盼头。

那么如何来预防这些心理疾病呢?

平时要多留心他们的行为。父母亲要多关爱自己的孩子,及时把握孩子思想变化的动态。要多与孩子交谈,耐心倾听孩子倾诉内心积压的烦恼:

1、对孩子要坦诚,不虚伪,不忌才,不妒忌孩子。

2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地位。

3、家长要学习,要有文化素养。

另外,老师、同学也要多关心他们。学校应有计划、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教育,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,克服依赖心理和自卑感。对于确有缺陷的学生,更应注意正面教育,帮助他们寻找自身优点,并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,创造条件,使他们能与大家一起学习和生活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